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二级巡视员唐社民今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区域来看,广东、江苏、上海等一些经济大省,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50%。从企业看,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度快,上游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相对下游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度更快。总行业上看,涉及疫情防控相关物资的复工复产成效比较明显,比如口罩最近几天产能一直在100%以上,今天的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10%。37家重点监测的粮油加工企业已经复工36家。有色金属企业重点企业复工达到80%,炼油行业复工超过60%。
延伸阅读>>>
央企转产抗“疫”:2月底口罩产能达1.8亿个
“闻令而动,央企转产扩产防护服、口罩产能已初具规模。”2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介绍,中央企业在均不生产医用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的情况下,加快转产扩产、多产快产,以战时状态全力推进医疗物资生产,加紧研制口罩机、压条机等关键紧缺设备,近期将陆续实现量产。他还举例说,目前新兴际华集团生产医用防护服每天达4.5万套,国机集团、中国石化、兵器工业生产医用口罩每天合计达130万只。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自国资委成立专项工作组以来,相关央企应声加快转产,生产紧缺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生产保障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月11日,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护目镜等重点医疗物资日产量,分别提高至2月5日的2.6倍、2.8倍、2.5倍。
连日来,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新华公司将防控口罩的日生产能力提升至原来的2.5倍。迅速转产扩产的,还有新兴际华所属的际华股份,这家企业以前主要是从事军队军装、被服等军需产品的供应,他们在得到生产防护服的指令以后,迅速转产,购置设备,培训员工,以战时状态投入到防护服的生产当中。
目前,央企已成为防疫物资生产的主力。下一步,国资委称带领中央企业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全力以赴做好医疗防护物资保障工作。
口罩新订单积压到4-6个月
最近,口罩产能近来持续上升。
“医用的N95口罩较紧张,目前国内口罩一天产量超1000万只,医用N95口罩每天产能60万只。”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日前透露。
记者了解到,部分央企在春节期间就投入口罩生产,加班加点,如兵器工业集团旗下新华公司员工在每日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的情况下,将防控口罩的日生产能力提升至原来的2.5倍。
这样的央企并不少。据国资委统计,目前,仅中国兵工集团、国机集团、新兴际华集团、中国石化、中粮集团、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化工集团等7家央企的部分所属企业生产的医卫用树脂原材料6.5万吨、可用于生产1.6亿个口罩的过滤材料123.07吨、可用于生产1.43亿个口罩的外层和里层用料223.3吨。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尽管中国口罩的最大产能可以达到2000万只/天,但原材料的供应依然受限,短时间还不能实现最大产能。“央企在开足马力生产医用口罩的同时,正在抓紧组织复工复产。”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赵世堂透露。
目前中国口罩产能每天2000万只,如果只给到医务人员,以201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医务人员1100万左右,即使2000万只口罩分配给1100万医务人员,日人均只有2个。
在这2000万只日产能口占比中,以普通口罩、防尘、防雾霾口罩为主,N95医用防护口罩的日产能约60万只,可见N95口罩仍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也承认,截至2月3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口罩产量已达到1480.6万只,其中最紧缺的N95口罩达到11.6万只。
据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之所以口罩、一次性手套、护目镜等资源严重短缺,是因为当前的消耗量猛增至平时的100多倍,而加工口罩所需的材料也处于短缺状态,导致个别企业的新订单积压到4-6个月。
对此,中国最大医卫用材料供应商的中石化相关人士回应称,自疫情发生以来,融易新媒体,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已累计销售并组织发运旗下17家企业生产的医卫用树脂原材料6.5万吨,比原计划增加1.2万吨,及时保障了国内51家医卫材料客户生产需要。截至2月7日,中国石化已与合作伙伴对接完成11条口罩生产线,估算2月29日实现新增产能至60万片/日,3月10日实现100万片/日以上。事实上,中国石化正开足马力生产医卫必须要用的聚烯烃,为医卫材料生产厂家提供原材料。
2月底口罩产能1.8亿个
时至今日,加快恢复产能仍然是当务之急。
“只要符合标准,企业就可以开足马力组织生产。”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近期如是表态。
但事实上,口罩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小了。
文章标题:【事件内幕曝光:国家发改委:口罩近期产能一直在100%以上】,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opinion/78729.html